客服
07137619099

客服

  当前位置:首页>艾灸疗法

湿疹又叫“湿癣”或“湿疮”,除了内服、外用药,还可穴位艾灸

发布时间::2020-10-31   |   www.qiaijiu.com

湿疹又叫“湿癣”或“湿疮”,除了内服、外用药,还可穴位艾灸

湿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疾患,常常以渗出黏液、瘙痒剧烈、对称发生、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。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,环境污染加重、社会压力加大、生活节奏加快、滥用药物等因素,都可能成为直接病因或诱发因素,使湿疹的发生率呈逐年攀升的趋势。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肉体痛苦,让人苦不堪言,直接影响到工作和学习;而且还会带来精神痛苦,因肌肤损伤而影响人的外表美,使人难堪。

中医学对于湿疹的描述可以追溯到两千余年前的《黄帝内经》,其中的相关论述已经非常详细。之后,历代医家散落于多种典籍中的论述,更完善了对湿疹病因、机理、治则和治法上的认识。湿疹是现代医学病名,中医称本病为“湿疮”或“浸淫疮”。传统中医药学对湿疹类皮肤病的记载历史悠久,内容丰富。古代中医文献有许多病名,如“疮”、“癣”、“风”大都包括本病。 将湿疹以“疮”命名的文献主要有:宋代《圣济总录》将下部湿疹命为“下注疮”。

清代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将鼻部湿疹命为“鼻瓷疮”,将耳部湿疹命为“旋耳疮”,又名“月蚀疮”。中医典籍常将“疮”与“癣”混称,如《诸病源候论·疮病诸候》将湿毒疮命为“湿癣”,具体如“湿癣候”有“湿癣者,亦有匡郭如虫行,浸淫亦湿,痒,搔之多汁,成疮。是其风毒气浅,湿多风少,故为湿癣也”。即现代医学所说的亚急性湿疹。又如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中有“奶癣”的记载:“此证生婴儿头顶,或生眉端……痒起白屑,形如癣疥,由胎中血热,落草受风缠绵,此系干敛;有误用烫洗,皮肤起粟,瘙痒无度,黄水浸淫,延及遍身,即成湿敛。”指的是婴儿湿疹。

亦有用“风”命名各部位湿疹的文献。如《外科正宗·肾囊风》将阴囊湿疹命名为“肾囊风”,并描述“乃肝经风湿所成,其患作痒,喜浴热汤,甚者疙瘩顽麻,破流滋水”;《外科启玄·卷七·血风疮》记载“此疮多在两小腿内外臁,上至膝,下至踝骨,乃血受风邪而生也,多痒,抓破出黄水成疮”;《疡科荟萃》记载“血风疮……此证湿火相搏,气虚血热之病”,指的是丘疹性湿疹;
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·四弯风》记载“此证生在两腿弯,脚弯,每月一发,形如风癣,属风邪袭入腠理而成,其痒无度,搔破津水,形如湿癣”,指的是异位性湿疹;清·高秉钧《疡科心得集·辨乳痈乳疽论》记载“乳头风,乳头干燥而裂,痛如刀割,或揩之出血,或流黏水,或结黄脂”,指的就是乳头部湿疹。

湿疹除了内服、外用药物之外,选择一些有效穴位进行按摩或者施灸,也可以起到一些辅助治疗的作用,有利于缓解湿疹不适症状,缩短湿疹病程。临床根据湿疹发生的部位不同,特效穴的选择也不同,如湿疹发生部位在面部时,取百会、天柱、肩髃等;在手部时,取曲池、阳池、手三里等;在肩或胸部时,取中府、肩井等;在足部时,取太溪等足部穴位。特别指出,手部的合谷穴可以治疗各型湿疹。经常按压或者艾灸、针刺上述穴位,都可以有效治疗湿疹。
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