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温阳补气 艾灸来填福
冬至过后,进入三九天,古时有“冬至一阳生”的说法,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,阳气开始慢慢回升。因此,有些人会选择艾灸疗法,以温阳补气。那么,艾灸哪些穴位,可温阳补气、温经散寒呢?
阳气初生时,要精心调养身体。人体内阳气充足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。而此时艾灸即是要将这种初生阳气巩固在体内,慢慢生发生长,为体所用。如果将节气、艾灸和穴位三者结合,通过艾灸疗法可起到良好的温阳补气、温经散寒功效,从而提高机体的耐寒和抗病能力,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,还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。
艾灸穴位
艾灸穴位以神阙穴(肚脐正中)为重点,可加关元穴(脐中下四横指)、命门穴、足三里穴。
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,为任脉、冲脉循行之地、元气归藏之根,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。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,温肾健脾,祛风除湿,温阳救逆,温通经络,调和气血,从而增强机体功能,达到治病保健之目的。
命门穴:后正中线,第二腰椎棘突下面凹陷处。(腰带下面的两个高骨平对第四腰椎)。
足三里:膝盖骨下面有两个凹陷,外面那个叫犊鼻穴,犊鼻穴下四横指,距离胫骨前缘一横指的地方就是足三里。